大青叶蝉
学名 Tettigella viridis
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,刺吸汁液,造成褪色、畸形、卷缩,甚至全叶枯
死。此外,还可传播病毒病。
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~9毫米,头部黄色,头顶有l对黑斑。前胸背板宽阔,黄
色,靠后缘具绿色三角形大斑。前翅绿色,前缘淡白色,末端透明至灰白色。小盾片黄绿色。
卵长约2毫米,宽0.5毫米,香蕉形,初产淡黄色,末期可见红色眼点。若虫初孵时灰白色,
后变淡黄色,胸、腹背面具4条暗褐色纵带。
发生规律 在北方每年发生3代,以卵在树枝皮内越冬。翌春4月孵化,第一代成
虫出现于5月中下旬,第二代6月末至7月末,第三代8月中至9月中。卵发育历期,第1~
2代9~15天,越冬代5个多月。若虫发育历期,第一代40~47天,第二代22~26天,第
三代23一27天。成虫交配后次日产卵,卵产于寄主叶背主脉组织中,卵痕月牙状,每处有
卵3~15粒,一般10粒左右,排列整齐,第3代成虫羽化20天以上才能交配,卵产在果树
及杨、柳等树枝表皮内。初孵幼虫有群集性。在早晨或黄昏气温低时,成虫、若虫都潜伏不
动,中午温度高时十分活跃,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。
防治方法 灯光诱杀成虫,若虫期使用叶蝉散2%粉剂喷粉防治,每667平方米2
千克,也可用菊酯类、有机磷类药剂防治。
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
大青叶蝉 - Tettigella viridis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0 评论:
发表评论